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读者活动

特展细读 | 卡地亚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格

发布时间:2024-12-11作者:来源:点击:

分享到:

图片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转载来源:上海博物馆(ID:SH-Museum)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一场卡地亚展览都是一次深入探索卡地亚创意丰富内涵的机会,都带有独特而又互补的策展思路。前几次在中国举办的卡地亚典藏回顾展,主要从卡地亚历史发展脉络和工艺演变的角度阐释。正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展览(2024.11.6-2025-2.17)则采用一种全新的分析性视角,一方面挖掘卡地亚与中国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同时作为贯穿展览的轴线的,是在过往展览中相对尚未被触及,却是珠宝的内在主题——魔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铜钱式翡翠腰带

卡地亚伦敦,1930年                         

金、翡翠、红宝石

卡地亚典藏                                            


自古以来,来自亚洲的艺术品一直令欧洲着迷。文艺复兴时期,王公贵族们的珍奇柜中展示着从远东带回的奇珍异宝。这股热潮在18、19世纪愈演愈烈:茶具、陶瓷花瓶、宝盒、漆面柜……欧洲人痴迷于这些充满 “异国情调 ”的神秘物件,其材质以及装饰图案上的叙事性场景都激发了欧洲人对于远东——无论从地理距离还是文化差异上都堪称“遥远”——及其文明的好奇。


图片


·插屏式座钟

卡地亚,1926 年

铂金、金、白玉、缟玛瑙、珊瑚、珍珠母贝、钻石、珐琅

卡地亚典藏


19-20世纪之交,亚洲对西方的影响又一次达到高峰。1900年,中国首次参展世界博览会,欧洲艺术家和工匠们得以亲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手工艺,令他们兴趣更为浓厚。此时,卡地亚率先垂范。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灵感就已经出现在了卡地亚的作品中,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日益多见。早期的这些作品在设计灵感和创作主题(龙、锣等)以及所使用的材质(珐琅、漆、玉等等)方面,皆具亚洲特色。


图片

·景德镇窑粉彩描金团寿纹盘                      

清光绪(1871—1908)                                 

上海博物馆藏


装饰艺术时期,卡地亚设计师们对中国艺术尤为痴迷。不同于之前几个世纪欧洲艺术家对于异国情调的浅显追求,这一时期的卡地亚已经深深浸润于中国文化之中。这首先要归因于创始人的长孙路易·卡地亚(1875-1942)先生,他学识渊博,且敬重中国文化。路易·卡地亚热爱艺术,对世界文明充满好奇,无论是对18世纪法国文化,还是中东或亚洲的艺术,他都抱有同样的热忱。其精彩纷呈的藏品,与他收藏的路易十六时期的家具相得益彰,这些藏品包括波斯细密画、日本印笼,或可追溯至康熙时期的花瓶和瓷盘。与此同时,路易·卡地亚还收集书籍,供设计师们参考。这些现在保存在卡地亚档案中的藏书,不仅是丰富的灵感源泉,更让设计师们得以徜徉于中国装饰艺术之中。探索当时西方艺术家鲜少涉猎,却与卡地亚的风格产生了强烈共鸣的——关于造型与色彩的相互作用。


图片

·香精瓶

卡地亚巴黎,1925年                                     

卡地亚典藏


中国文化中线条与纹样的审美,得以完美融合卡地亚的品味。例如,“寿”字象征着长寿,卡地亚将其用于多种形式创造性的探索,设计了涵盖传统到极简抽象的丰富造型,在胸针、耳环、墨水瓶、化妆盒等设计之上,都能找到“寿”字的造型。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古钱币,外圆内方的造型具有显著的几何特征,从20世纪初期开始,卡地亚创作中就采用了中国古钱币的造型。所有这些图案都被以风格化,甚至抽象化的方向来演绎,这些探索伴随着路易·卡地亚对形式本质的追求,展现了他对于风格的定义,并传承至今。


图片

·带支架座钟

卡地亚巴黎,1928 年
铂金、金、镀金金属、碧玉、翠鸟羽毛、红宝石、钻石、珐琅
卡地亚典藏


除了线条的变化,还有色彩的游戏。从1903年起,路易·卡地亚就鼓励设计师们大胆尝试各种色彩,而来自远东的影响则极大地丰富了材料的选择范围。从亚洲到欧洲,玉无疑是当时最令人觊觎的宝石之一。中国人比德如玉,尤为珍视。卡地亚从古董商那里购买大多创作于18、19 世纪的玉石古董珠宝用这些玉石点缀升华新的设计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化妆盒装饰玉雕嵌片,而以中国文化象征中的瑞兽或神像为题材的百年古玉雕,也成就了别具一格的钟表设计。珊瑚也有了新的表达,可制成光滑或带棱的珊瑚珠,也可以雕刻成花朵或瑞兽兽首。对常见为红色或黑色的珐琅的运用,带来新的色调,丰富了卡地亚的色彩选择。这一时期,漆的使用更为频繁,通常是器物表面通体上黑漆。卡地亚的档案中还有一些令人颇为意外的作品,例如翠鸟羽毛,这一多见于中国古代贵夫人们青睐的点翠发饰所使用的材质,在上世纪20年代,卡地亚将其迷人的蓝调巧妙地点缀于座钟之上。


图片

·烟盒

卡地亚巴黎,1949(改制自1929年的一款化妆盒)

金、铂金、钻石、珍珠母贝、珊瑚、珐琅

卡地亚典藏


卡地亚的珠宝师们不仅仅找到了这些材料新的使用方式,更是乐于尝试不同材料的融合,个中创意同样受到中国装饰艺术的启发。红与黑的色彩组合成为卡地亚的标志性配色之一,同样也是装饰艺术风格的经典配色,这一时期漆艺大师让·杜南(1877-1942)的作品就是例证。强烈的色彩对比本身也突出了造型的几何逸趣。卡地亚采用红黑配色创作的珠宝和器物不胜枚举,特别是以珊瑚和漆为主要材料创作的配饰和文房器。


另一组代表性配色是红绿组合,同为中国文化和卡地亚的标志性色彩。这组的色调更为丰富,珊瑚或红宝石搭配翡翠或祖母绿。我们会立刻联想到芭芭拉·赫顿在1934年委托卡地亚重新设计的翡翠项链,由27颗品质卓越、郁绿柔亮的翡翠珠组成,这些翡翠珠极有可能切割成珠于18世纪,卡地亚创作了红宝石钻石搭扣与之相配。同年,这位美国女继承人委托卡地亚打造一枚同样风格的戒指,成套佩戴。


图片

·翡翠项链

卡地亚巴黎,1934年特别订制                          

卡地亚典藏


红绿组合中时常还搭配黑色,点缀以黑色的珐琅、漆或缟玛瑙。缟玛瑙在 20 世纪初重新焕发出高贵的光彩。卡地亚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红绿黑的色彩组合,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带有直接呼应亚洲传统的装饰元素的作品中,例如当时的化妆盒上,饰有“素材”储备、玉石嵌片或雕刻有喀迈拉兽首的古物。


图片

·瑞兽时钟

卡地亚巴黎,1943年

金、铂金、银、缟玛瑙、珊瑚、祖母绿、钻石、珐琅

卡地亚典藏


此外,将(通常是神话传说中的)亚洲动物融入设计也展现了卡地亚与中国细腻深刻的连结。不同于欧洲大众常见的漫画意味的夸张呈现不同,这些动物的形象符合其所属礼制的传统。因此,卡地亚作品中的龙中并非以欧洲人想象中的可怖怪兽形象出现,而是以中国图像体系中的瑞兽呈现。龙仁慈善良,拥有神力,象征着和平与守保,自20世纪20年代起,龙的形象多次出现在化妆盒设计上,神话中说龙遨游于水天之间,化妆盒也有以海作为背景装饰的设计。同时,龙也是帝国的象征,它在天上守护着帝国子民,因此龙经常置于如意祥云之中。


图片

·中国龙纹化妆盒

卡地亚巴黎,1927年

玫瑰金、铂金、珐琅、祖母绿、缟玛瑙、钻石     

卡地亚典藏


佛犬、凤凰、大象、鲤鱼甚至乌龟……即使许多动物在此之前已经成为卡地亚的设计元素,这一时期卡地亚则根据亚洲图像体系重新演绎。卡地亚动物志中不可或缺的喀迈拉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例子之一。在远东,喀迈拉是瑞兽,象征着繁盛,从20世纪20年代起,喀迈拉的设计美学受到远东文明的强烈影响。卡地亚采用珊瑚和祖母绿将双头喀迈拉手镯进行重新诠释,这样的尝试到今天已然成为珠宝设计的经典,吸引了众多客人,包括歌剧演员加娜·瓦斯卡和社交名媛黛丝·法罗斯。


图片

·双头瑞兽手镯

卡地亚巴黎,1961年 

铂金、白金、黄金、钻石、祖母绿、珊瑚               

卡地亚典藏


不仅是动物,植物的设计也受到了亚洲艺术的影响。莲花、梅花、牡丹、紫藤等花卉丰富了卡地亚的灵感。中国花艺以微缩的方式再现理想的大自然,这也激发了珠宝师们的灵感,他们巧妙地融合宝石的形状和色彩,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花瓶、花篮或水果繁盛之感。


图片


·中式风格台式烟盒

卡地亚巴黎,1925 年

碧玉、金、银镀金、铂金、螺钿漆画嵌片、红宝石、钻石、珊瑚、珐琅

卡地亚典藏


在路易·卡地亚个人对中国艺术的热忱为卡地亚带来的影响之外,他离开之后,中国艺术持续为卡地亚的设计师们带来灵感。首先承袭这一传统的是贞·杜桑(1887-1976),她于1933年接替路易·卡地亚成为创意总监,引领设计师们直到1970年光荣退休。据她的访客们回忆,她拥有一个路易十五时期的红漆抽屉柜,并一生都钟爱穿着丝绸睡衣,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除了这则轶事,我们还知道她偏爱珊瑚(她大量使用珊瑚来创作),以及她在二十世纪中叶让喀迈拉重新受到大众的欢迎。时至今日,卡地亚的设计师们持续拥抱这些中国装饰艺术的遗产,从中汲取灵感,有时甚至是下意识的,因为中国装饰艺术的影响已经深种于卡地亚的风格语汇之中。


图片


·中国花瓶化妆盒

卡地亚巴黎,1928 年

金、铂金、缟玛瑙、珊瑚、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珐琅

卡地亚典藏


本文节选自《魔法般的好奇心——关于珠宝的内在主题》,作者 皮埃尔·雷诺(Pierre Rainero) 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


《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24年


图片


购票信息

一、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6日至2025年2月17日(周二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二、售票渠道

本次门票通过上博官方微信小程序及现场售票点进行销售。

小程序进入方法:

1. 微信搜索“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小程序点击进入。

2. 由上海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 “参观预约”栏点击进入。

现场售票点:

东馆一楼售票处、自助售票机


三、门票价格

展览门票分为全价票和优惠票。

票种

价格(元)

可使用时间

全价票

60

展览开放时间

优惠票

30

展览开放时间


四、购票时间

2024年10月24日至2025年2月17日


五、优惠与免票

上海博物馆将实行以下票务优待政策:

6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6 周岁以上、18 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持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等群体实行优惠票;身高1.3米(含)以下或6周岁(含)以下的儿童(一名成人可携带一名免票儿童)、持有效证件的残疾人享受免票优待。


六、预约参观提示

展览采用“即约即售”的购票预约方式。观众自10月24日起可在“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小程序购买30天内的临展门票,先买先得,售罄即止;购买时需填写所预约参观人实名信息,选择参观日期、场次。预约成功后可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入馆参观。

优惠票观众购票后,当日须携带有效证件原件入馆,以便查验。

符合免票条件的观众入馆后,凭本人有效证件原件核验入馆。


七、改签、退票提示

1. 改签

所有门票预约成功后可改签2次,可改签所有开放日。

2. 退票

未使用、未过期的门票在参观日前一天的23:00前可申请退票,退款将在1—15个工作日内原路返还。原则上逾期不予退票。

                                                  

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021)20729999转134或137分机。

↑上下滑动查看↑


展览名称

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

展览时间

2024年11月6日-2025年2月17日

(周二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 

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图片

编辑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图片

↑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直达小程序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图片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三原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