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读者活动

云图百科 · 书海漫游| 跟着课文游中国(八):一城山色半城湖

发布时间:2024-04-03作者:来源:点击:

分享到:

课文为圆心 经纬做半径 丈量人文风情

READING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山之下,济水之南,泉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泉生济南。

提起济南这座拥有七十二名泉的“泉城”,首先想到的莫过于小学课本中老舍笔下的趵突泉:“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毫不夸张地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半分泉水半分山,济南胜事称天然。济南的美景,是泉水与山脉共同构成的。在这里,泉水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今天,让我们沿着老舍先生的足迹,深入探访这座“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千年古城。



  


课文回顾

  

《趵突泉的欣赏》

(节选)

作者:老舍

图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


SVG布局的工具条上可以设置动画各种参数
同时可以设置宽高比,达到SVG层和布局内容的完美对齐

点击拍摄按钮

这里即将出现趵突泉风景



城市名片

图片
图片




【历史档案】

济南这部“史书”十分厚重耐读。有八千年泉水史,更是中华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

灵岩寺内的宋代彩塑罗汉,以及隋代的大佛,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贵资料。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录了谭人所作的讽刺诗《大东》,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济南的文献记载,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1986年12月,济南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跟着名人游泉城



刘鹗——明湖居

图片

明湖居是清朝末年济南的一处曲艺场,原址位于大明湖的南岸、鹊华桥以西一带。相传为梨花大鼓艺人郭大妮所建。

刘鹗在《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一段中曾详细描写了他到明湖居听曲的情况:“看那戏台上,只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心里知道这就是所谓梨花简了,旁边放了一个三弦子,半桌后面放了两张椅子……”

尽管清代的明湖居已杳无痕迹,但《老残游记》中对王小玉演唱技巧的生动描写,使明湖居的名字流传至今。2010年,济南市政府为了纪念这一文化遗产,在钟楼寺钟楼遗址北侧,重建了新的明湖居,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及传统曲艺文化。

图片

作者:刘鹗

《老残游记》

图片



曾巩——北水门

图片

济南古城北门建在大明湖北岸,城内众泉喷涌汇流至大明湖,从北门溢出进入护城河,所以人称北水门。这一称谓早在宋代就已存在,当时曾巩在担任齐州知州期间,还撰写了一部名为《齐州北水门记》的著作。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改造北水门,因其旧门,加筑水闸。方便开闭,防止城外洪水入城。

据载,元代在北水门上加盖城楼,后称汇波楼,成为济南一景——汇波晚照。由于北水门特殊的位置和作用,在济南巍峨壮观的古城被彻底破坏后,依然屹立,历代多次重修形成今天的规模。



李清照——李清照纪念堂

图片

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坐落于漱玉泉畔。该纪念堂始建于1959年,于1999年进行较大规模扩修建,现今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飞亭叠瀑,是典型的宋代建筑。

展室内涵风格各异,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的一生。李清照是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个,可以和苏轼、陆游、辛弃疾并列,也可以和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等前代风格大师比肩。她在诗词文赋方面无所不通,而尤以词闻名于世。在艺术风格上,清照的词是人们公认的婉约词派代表,以浅俗易懂、明白如话为特点,被人们称为“易安体”。

图片

《李清照漱玉词》

图片
图片



白居易——灵岩寺

图片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一首,题为《宿灵岩寺上院》:

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该寺始建于东晋时期,经过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504年)的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唐代起就与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





食在泉城






把子肉

图片


把子肉是济南传统鲁菜,其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时期。早年间,鲁地即流传有用草绳捆扎五花肉,加以酱油炖煮而成的把子肉,其味入口即化,香而不腻。

“把子肉”的来历,据说与古时的公祭有关。相传古人公祭之后,要把祭祀用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参祭众人,由于这种长方肉块分割时必须扎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形成“扎把”的形式,故称“把子肉”。参祭的人把这些肉拿回家用酱炖着吃,渐渐就有了把子肉这种特定的美味吃食。


甜沫

图片


甜沫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济南人又俗称之为“五香甜沫”。甜沫源于豫北地区的豆沫,后经过传播,流传至山东济南,成为济南的一种特色传统名点。作为一款大众化的粥类美食,甜沫也被誉为泉城二怪之一。

关于甜沫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但有一种说法较为合理且能自圆其说。据传,最早的名称并非甜沫,而是被称为“添末儿”。当时,人们在煮好的粥中加入粉条、蔬菜、花生、调料等食材,这些食材被统称为“末儿”,使得粥的口感更加丰富美味。因此,添末儿这一名称便广为流传。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将其雅化为“甜沫”。


奶汤蒲菜

图片


产自济南大明湖的蒲菜,其形似茭白,其味似笋,配苔菜花、冬菇、火腿片加奶汤烹制,入口清淡味美,回味醇厚悠长,这便是“济南汤菜之冠”——奶汤蒲菜,同时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美味。

奶汤蒲菜早在明清时期便极有名气,至今盛名犹存。诗人臧克家在散文《家乡菜味》中曾提到:“大明湖里,荷花中间,有不少蒲菜,挺着嫩绿的身子。”   

绿色如翡翠的蒲菜,白如脂玉,加上火腿茸点缀,白绿红卖相清新可人。汤是吊制的奶汤,口味宽厚,温润绵长、色白香醇,一勺浓汤入口,味蕾舒展开来,加之蒲菜鲜嫩,清口不腻。


黄家烤肉

图片


黄家烤肉是济南的一道非遗名吃,该美食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年历史,当地人亦把它称作烧肉。

“黄家烤肉”制作工艺2008年被收入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卷,2010年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黄家烤肉的起源,流传着一段耐人寻味的佳话。相传很多年前,有一位姓黄的官员,他在朝中任职,平日里常享用烤羊肉和烤牛肉,久而久之,他对这些肉类产生了厌倦感。于是便突发奇想,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为何不尝试将猪肉也用烤制的方式烹调呢?于是,他开始亲自实践,杀猪烤肉,这种创新的烹饪方法在黄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到了明朝末年,终于发展到用特制的炉子整猪烤制的独特手艺,成为驰名全国的风味名吃。



      济南这座城市,正如老舍先生描述的那样:"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阅读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