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读者活动

2025年世界读书日“艺术与阅读”系列展览活动 | 寻阅——世界就像一本书

发布时间:2025-04-21作者:来源:点击:

分享到:

图片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图片


前言


古罗马哲人圣·奥古斯丁认为:“世界就像一本书,不去旅行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美国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认为:“摄影不是举起相机那么简单,一张照片里投射出摄影师看过的影像(电影)、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本次展览以顾晓光博士的摄影集《寻阅:世界就像一本书》为依托,分为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5个篇章,通过文字与图片,呈现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阅读姿态与书籍传承,探讨阅读如何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让观众感受“世界就像一本书”的深意,呼应博尔赫斯的诗意哲思。



01.Europe  欧洲


阅读是无声的交谈,

      旅行是想象的归宿。


                          —顾晓光


图片

芬兰赫尔辛基机场

Airport, Helsinki, Finland

- 摄于 2018 年 -



作为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因其地理位置及社会影响,被称为“波罗的海的女儿”。


芬兰的文化源流来自邻国的瑞典和俄罗斯。在被沙俄统治的百年历史中,俄罗斯文学在芬兰占有一席之地。有芬兰读者将列夫·托尔斯泰的话比作“通向天堂的窗户”。 往返于莫斯科与赫尔辛基之间的火车被命名为“列夫· 托尔斯泰号”列车。


2017 年,在芬兰100 周年国庆日的背景下,芬兰驻俄罗斯大使馆推出在这趟列车中增设小型图书馆的项目, 向旅客推介芬兰的文学作品。


图片

英国伦敦地铁

Underground, London, UK

- 摄于 2019 年 -



我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的同胞描绘的风景, 桥边的人在看我。三人风景皆因《三体》。


图片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旧书摊

Bookstall along the Thames, London, UK

- 摄于 2019 年 -



泰晤士河南岸的二手书摊、小吃、街头艺人,绘出这个古老帝国首都的烟火气。


百年前,已有不少中国学人漫步在伦敦街头,如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傅斯年,他们怀揣梦想,或长或短的英伦经历即使没有改变他们的人生,至少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继而影响了众多国人。


老舍的《二马》便是他在伦敦撰写的小说,通过这部名作,读者可以了解那时的伦敦和在伦敦生活的中国人的状态。由于老舍的成就,他在伦敦的居所挂上了标识名人故居的文化遗产蓝牌。他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人, 另外两位分别是居于赫特福德郡的孙中山和居于牛津市的蒋彝。


图片

英国伦敦女王陛下剧场

Her Majesty's Theatre, London, UK

- 摄于 2019 年 -



在伦敦女王陛下剧院看了一场韦伯的《歌剧魅影》,买到第一排边座的票,美丽的克莉丝汀甚至只在两三米远处,观看效果相当不错。乐池将观众和舞台隔开, 我看到一位乐手将他的 Kindle 放在乐谱上,抽空就看。


图片

英国剑桥帕克公园

Parker's Piece, Cambridge, UK

- 摄于 2019 年 -



1863 年,现代足球运动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在剑桥诞生。帕克公园是第一场比赛所在地。


图片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

Dubrovnik, Croatia

- 摄于 2019 年 -



由于《权力的游戏》多个场景在此拍摄,这座古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它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从13 世纪开始就成为地中海的一支重要海上力量。1979 年, 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

Les bouquinistes, Paris, France

- 摄于 2017 年 -



塞纳河边的二手书摊,拥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已被列为法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二手书店,它的存在不仅是巴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抗和自由思想的象征。


这些书摊绵延几公里,见证了无数本非法书籍和小册子的流通,成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戴望舒在《巴黎的书摊》一文中这样写道:“倚着桥栏,俯看那满载着古愁并饱和着圣母祠的钟声的,塞纳河的悠悠的流水,然后在华灯初上之中,闲步缓缓归去, 倒也是一个经济而又有诗情的办法。”


图片

拉脱维亚里加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of Latvia, Riga, Latvia

- 摄于 2018 年 -



2014 年开放的国家图书馆新馆由拉脱维亚裔美国建筑师贡纳尔·比尔克茨(1925—2017)设计,成为里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取名“光之城堡”。


2014 年,里加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1 月份,在新馆尚未开放的寒冬,馆方举行了一个“书链”活动,上万民众组成人链,肩并肩地将老馆的 2000 多册图书一本本从一个人传递到下一个人,一直转运到新馆,场面极为壮观。这种情形像极了 1989 年波罗的海三国民众手拉手组成一条长达 600 多千米的人链,抗议苏联的压迫。同样的行为有不同的寓意,但都透露出国民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热情。


图片

俄罗斯圣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 摄于 2018 年 -



俄国作家赫尔岑有段关于书的名言:“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图片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London, UK

- 摄于 2019 年 -



公元前 196 年,罗塞塔石碑由生活于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祭司所作,用以纪念当时的法老、年仅 13 岁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


由于它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种不同语言版本,法国学者商博良据此解读出已失传上千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与结构,使其成为此后研究古埃及历史、语言和文化的里程碑。


图片

英国曼彻斯特

Manchester, UK

- 摄于 2024 年 -



这座“北方之都”是全世界第一座工业化城市,也是目前英国第二大城市。


它的中央图书馆和曼彻斯特大学的 John Rylands 图书馆都值得爱书之人造访,尤其是后者,它成了《哈利·波特》迷经常打卡的地点,因为走入其中仿佛进入了霍格沃茨。


图片

英国索尔泰尔纺织厂旧址

Dubrovnik, Croatia

Salt's Mill, Saltaire, UK

- 摄于 2024 年 -



英国布拉德福德市索尔泰尔是欧洲工业遗产之路的起点,2001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来到这个乡野小镇,走入 1853 年建的纺织厂 Salt's Mill,内部虽已被分割成画廊、书店、餐厅、展览馆等不同区域,但建筑保存完好,我们仍能感受到 100 多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氛围。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就出生在布拉德福德市,他的作品曾经创造过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史上的最高价格纪录,他的很多著名作品便在纺织厂原址的画廊中展出。



02. Americ  美洲



在书页间穿越千年,

在脚步中丈量世界。
阅读让时间折叠,

旅行让空间延展。

有些人在咖啡馆里读世界,

有些人在荒野中读自己。
阅读与旅行最终都指向自我认知。



图片

美国费城街头

Philadelphia, USA

- 摄于 2023 年 -



费城人自称“我们的历史就是美国的历史”,《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便是在费城起草和签署的。它们不仅定义了美国的国家身份,也将费城永久地镌刻在美国的历史中。


图片

美国康科德瓦尔登湖

Walden Pond, Concord, USA

- 摄于 2024 年 -



瓦尔登湖因梭罗的同名作品而闻名于世。这位超验主义者并非仅是一位“无道则隐” 的田园牧歌吟唱者、简单生活提倡者,他也是一位撰写《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的哲学家、抗争者。


图片

古巴哈瓦那旧书摊

Bookstall, Havana, Cuba

- 摄于 2016 年 -



“古董书摊漫着时光香气”,周杰伦在《Mojito》中唱道。哈瓦那旧书摊所售图书大都是针对游客而选,基本是一些旧版书、古巴历史文化以及与古巴相关的文学书籍,比如《老人与海》的各个版本、切·格瓦拉的诸多传记等。


图片

美国纽黑文耶鲁大学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Yale, New Haven, USA

- 摄于 2023 年 -



耶鲁大学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已成立 60 多年,它在入口处有个醒目的标语:“重访过去,想象未来。(revisiting the past, imagine the future)”


图书馆是反乌托邦的家园,不要让《1984》里的那句话成为现实:“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图片

美国沃本公共图书馆

Woburn Public Library, Woburn, USA

- 摄于 2023 年 -



202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年度图书馆建筑奖授予这座波士顿郊外的小镇图书馆,以表彰其在原有地标建筑上的扩容改建。


建筑设计师将这座有着 140 年历史的图书馆与应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技术的新建部分无缝衔接,既保留并修缮原有部分,又有更加明亮和广阔的阅读场景,同时兼顾新旧空间的有效连接,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建筑典范。


图片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图书馆

Biblioteca Central UNAM, Mexico City, Mexico

- 摄于 2016 年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外墙用一厘米见方的彩色马赛克拼接而成,组成巨幅壁画。画面内容表现了墨西哥的历史和文化。


这幅十层楼高的图书馆巨幅壁画由墨西哥著名建筑师、画家胡安·敖戈尔曼担纲设计。


图片

余英时在普林斯顿的家中

Yu Yingshi's home, Princeton, USA

- 摄于 2018 年 -



余英时(1930—2021)师从钱穆,也曾掌管钱穆所创的新亚学院,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师承杨联陞。


他曾经出现在《胡适日记》中,虽没有见过胡适, 但他是胡适思想的传人,所以读书人里流传着一句“在没有胡适之的年代里, 至少我们可以读余英时”。他是海外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播者,曾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图片

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Boston Public Library, Boston, USA

- 摄于 2023 年 -



波士顿,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欧洲清教徒登陆美洲建立的最早城市,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被称为美国的雅典。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更是享有多个美国图书馆界的第一,比如它是第一个公共市立图书馆,第一个允许普通市民外借图书的图书馆,第一个开设儿童阅读区的图书馆,第一个提供音、视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麦金(McKim)大楼门厅处有六个人物雕像,分别寓意音乐、诗歌、知识、智慧、真理、浪漫,这应是波士顿图书馆人在 19 世纪末对于图书馆的理解。


图片

美国康科德公共图书馆

Concord Free Public Library, Concord, USA

- 摄于 2023 年 -



走入其中,很难想象这是 150 年前为一个不到 2500 人的农业小镇居民而建的图书馆。


在图书馆建造之前,梭罗和爱默生亦师亦友的不朽乐章已经弹奏完毕,瓦尔登湖因梭罗而知名,爱默生则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表人物,被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图书馆辟出专区,陈列两位小镇先贤的作品及对他们的研究著作。画面右侧的大理石雕塑是 1914 年 5 月 23 日揭幕的爱默生雕像,由艺术家丹尼尔·切斯特·弗伦奇(Daniel Chester French)完成。


图片

美国旧金山金门公园

Golden Gate Park, San Francisco, USA

- 摄于 2023 年 -



这座比纽约中央公园面积还要大的休闲场所在100 多年前还是荒芜之地,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片风景优美的城市绿洲。


图片

美国波士顿公园雕塑

Boston Common, Boston, USA

- 摄于 2023 年 -



由艺术家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和马萨诸塞州设计集团(MASS Design Group)设计的《拥抱》(The Embrace)在波士顿公园(自由之路的起点)建于1965 年的自由广场(Freedom Plaza)上揭幕,旨在纪念马丁·路德·金夫妇,并推进种族和社会正义的对话。


波士顿华人市长吴弭说:“《拥抱》将成为我们国家最古老的公园中的一个革命性空间, 用于对话、教育和反思马丁·路德·金对波士顿的影响以及继续塑造我们城市结构的理想。……这座纪念碑是一个强有力的呼吁,呼吁更多地拥抱彼此,拥抱我们国家的历史, 拥抱我们以社区为中心的一切可能。”



03. Asia  亚洲


摄影是没有文字的诗,

它无法替代文字,

却能够使人更好地运用文字,

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

北京模范书局 + 诗空间

Mofan Bookstore, Beijing, China

- 摄于 2021 年 - 



它对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华圣公会教堂旧址进行了空间改造,使之成为国内少有的“教堂书店”,曾被评为“北京最美书店”。


顾晓光在书中回忆到:“姜寻先生是北京模范书局创始人、书籍装帧设计师、诗人、雕版藏家,也是我认识的对书最痴迷的人。他在书库工作时意外离世,成了书的祭品。如今,他亲手设计的作品在世界著名的图书馆里,每日与全世界的爱书人对话。姜兄这位书痴,以此种方式得到了永生。摄影集《寻阅: 世界就像一本书》依旧沿用了他为《因书而美:世界图书馆与书店漫游》设计的风格。书名意为“寻找阅读”,同时撷取姜寻之名,以求纪念之意”。


图片

杭州单向空间

OWSPACE, Hangzhou, China

- 摄于 2017 年 -


单向街书店 2005 年创立于北京,经过多年的运营,已转型为“单向空间”,它是一家多元发展的文化公司。


除了主营的书店业务外,它的视频节目《十三邀》以鲜明的个性走向了大众,“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是国内少有的民间机构设立的文学奖。“单向空间” 一系列基于图书衍生的创新业务是世界书店业少有的模式,例如书店与酒店的合作。


图片

北京龙泉图书馆

Longquan Library, Beijing, China

- 摄于 2017 年 -



位于北京西北凤凰岭的龙泉寺复建历史不到 20 年,却以法师超强的科研能力闻名全国,他们利用互联网弘扬佛法,机器人贤二便是他们的招牌产品。寺内的藏经阁同样不一般,名为“龙泉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单位,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远景目标是建成世界最大的佛学专业图书馆。


图片

广州方所

Fangsuo Commune, Guangzhou, China

- 摄于 2015 年 -



方所以书店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考究的美学理念提升生活品质,以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文化综合体。


图片

南京奇点书集

Singularity Books and Others, Nanjing, China

- 摄于 2020 年 -



2019 年,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学之都”,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文学之都有众多的文化空间点缀,奇点书集便是一个新兴的代表。它用“仓库”和“市集”相结合的方式构筑着自己的空间气质。


图片

重庆大学图书馆

Chongqing University Library, Chongqing, China

- 摄于 2017 年 -



顾晓光博士的“阅读之美”摄影展迄今在线上线下已经举办了几百场,首场展览在重庆大学图书馆。这是展览当天,图书馆界同行的合影。


图片

伊朗德黑兰书店

An Unknown Bookstore, Tehran, Iran

- 摄于 2015 年 -



当代学者阿扎尔·纳菲西(Azar Nafisi)邀请七位女学生,脱掉头巾,在她家中阅读伊朗禁止出版的西方名著,让她们感受文学的魅力和思想的自由,并由此出版了《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图片

日本东京火车站

Train Station, Tokyo, Japan

- 摄于 2023 年 -


对于艺术家来说,站台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地方。电影导演贾樟柯曾经拍摄过一部叫《站台》的电影。


他说这部电影“开启我 80 年代记忆的钥匙,‘站台’是出发的地方, 也是回来的地方,它与旅途有关,有一种疲倦而哀伤的生命感觉”。站台承载着通往远方的复杂情绪,用阅读将其慢慢消解吧。


图片

日本东京内山书店

Uchiyama Bookstore, Tokyo, Japan

- 摄于 2023 年 -



鲁迅的最后十年离不开上海的内山书店和它的老板内山完造。


上海的内山书店于1917 年在上海成立,由于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已经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位于东京的内山书店是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于 1935 年开办的,目前主要经营有关中国的书籍。


图片

日本东京至京都新干线

Shinkansen from Tokyo to Kyoto, Japan

- 摄于 2023 年 -



在火车上阅读,就像漫步在嘈杂空气中的清新驿站。安娜·卡列尼娜在火车车厢里阅读英国小说,她逐渐沉浸于书中的情节,将自己与主人公作类比,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场景中,并发出了“在这儿的是不是我自己”的疑问。


图片

约旦佩特拉

Petra, Jordan

- 摄于 2016 年 -


阿拉伯传统认为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这座建造于 2000 多年前的古城于 198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游客经过一条1000 多米长的峡谷“蛇道”进入这座岩石上雕刻的城市,非曲径通幽,乃豁然开朗。


图片

海口云洞图书馆

Wormhole Library, Haikou, China

- 摄于 2021 年 -


这是一个设计出奇且建筑施工难度较大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师马岩松仿佛邀请了高迪参与设计。


在开放不久,便获得了国际知名建筑网站 Architizer2021 年的 A+ Awards 的细节类“建筑 + 混凝土”评委奖。它不仅是阅读的好去处,而且现已成为海口的一个文化地标和建筑奇观。



04. Africa  非洲



世界是本书,

不从旅行获得充足,

而是为了心灵获得休息。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图片

南非德班夸祖鲁 - 纳塔尔大学霍华德学院图书馆

Howard College Library, 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 Durban, South Africa

- 摄于 2007 年 -



卡片目录柜已经成为诸多图书馆的装饰品,它走在了通往博物馆的路上。


虽然图书馆有几千年历史, 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最早的卡片目录来自 1780 年的维也纳,而第一个有组织的卡片目录系统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约翰·西布利(John Sibley)在 1860 年推出的哈佛目录是第一个专门为公众使用而创建的目录。


图片

摩洛哥马拉喀什

Marrakesh, Morocco

- 摄于 2017 年 -



马拉喀什意为“上帝的故乡”,其老城区于 198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越南河内大教堂

St. Joseph Cathedral, Hanoi, Vietnam

- 摄于 2012 年 -



它建于 1886 年,是越南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


图片

突尼斯突尼斯市宰图纳大清真寺

Ez-Zitouna Mosque, Tunis, Tunisia

- 摄于 2024 年 -


宰图纳大清真寺又称“橄榄清真寺”,建于 732 年,是突尼斯市最古老的清真寺,大厅中的 184 根柱子来自迦太基的废墟。


伊斯兰历史上最早和最大的大学之一——宰图纳大学便诞生于此。


图片

三万英尺之上

Beyond the Clouds

- 摄于 2024 年 -


这张照片拍摄于飞往突尼斯的航班上。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逃离现实的一种选择,毛姆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那么,在飞机上阅读也许是这种方式的优中之选了,阅读者在现实和书中共同体验时空快速的切换, 主动与被动融为一体,书本合上,飞机落地,等待下一次的伊甸园之旅。


图片

突尼斯突尼斯市克莱枫丹书店

Librairie Clairefontaine, Tunis, Tunisia

- 摄于 2024 年 -


虽然没有顾客盈门,但店主人的年幼的女儿沉浸在书的海洋,这也是一份收成。



05. Oceania大洋洲



苏格拉底和斐德罗两位智者在谈话时,

斐德罗提议就坐在“那颗最高的梧桐树下面,

那儿有林荫和清风,

还有草地可以随意坐卧”,

苏格拉底对这个年轻人说“好的,

那是个休息的好地方,

那儿弥漫着夏天的声音和气息,

脚下流淌着清凉的泉水,

草地缓缓的小坡好像枕头一样。

我正好可以躺下来,

你也可以选个最方便阅读的姿势,

我们开始吧”。



图片

新西兰皇后镇1

Queenstown, New Zealand

- 摄于 2018 年 -


皇后镇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也是电影《指环王》三部曲的取景地之一。


图片

新西兰奥克兰美术馆

Auckland Art Gallery, Auckland, New Zealand

- 摄于 2018 年 -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以波尔卡圆点为作品特征,她在奥克兰美术馆创作了一个名为“封闭的房间”的艺术作品。


她的作品通过重复的图案和色彩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引发观众对存在、无限和个人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


图片

新西兰基督城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 摄于 2018 年 -


基督城是新西兰南岛第一大城市,这里保存着世界上珍贵的毛利文化遗产。


图片

新西兰皇后镇2

Queenstown, New Zealand

- 摄于 2018 年 -


来到新西兰的南岛,驾驶房车旅行是一个不错的体验,这里有大量的房车营地,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图片

新西兰特卡波湖边

Lake Tekapo, New Zealand

- 摄于 2018 年 -


特卡波湖是新西兰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清澈的湖水和壮观的自然风光闻名。它也是观赏新西兰南岛璀璨星河的绝佳地点之一,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天文观测点之一。


 结语


图片


19世纪的法国诗人斯特凡·马拉美(StephaneMallarme)曾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本书里终结”,这是对书最美的礼赞。


阅读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随处可阅,随时可读”。“阅读者与旅行者,最终都是世界的解读者。我们寻找那些在行路时仍低头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远方,不仅在脚下,也在字里行间。”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图片

↑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直达小程序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图片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冰冰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