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读者活动

清风正气——廉洁文化主题艺术展

发布时间:2025-03-17作者:来源:点击:

分享到:

图片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图片



前言


清风徐来,廉韵悠长。在中华大地这片孕育了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上,廉洁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修身立德、廉洁奉公。宋元时期,中国花鸟画家喜以竹、梅为题材,配之以松,人称“岁寒三友”。至清代《芥子园图谱》专列兰、竹、梅、菊四谱刊行于世,四君子之说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界,成为影响中国人几千年人格塑造的源头和精神寄托。


本次展览以“清风正气”为主题,选取历代书画作品中象征廉洁文化的植物,梅、兰、竹、菊、荷、松、柏,展现其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丹青绘廉”“笔底清风”“正直坚韧”带您领略不同历史时期廉政文化的艺术表达。



1

丹青绘廉——宋元时期作品


宋元时期的书画作品中,常以自然景物或经典文本(《赤壁赋》《道德经》)为载体,表达对清廉品格的推崇,这些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高,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清廉精神的重要体现。“素心如雪,笔底清风。”米芾以蜀素为载体,书写清廉之心。“松风谡谡,清音入耳。”黄庭坚以松风喻清廉之风,表达高洁之志。“笔走龙蛇,心寄清风。”赵孟頫以书画表达对清廉品格的追求。


图片

名称:墨竹图轴

作者:文同

尺寸:131.6x105.4cm

材质:绢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此图轴用水墨画倒垂竹枝,笔法严谨有致,又现潇洒之态。竹干屈而劲挺,似竹生于悬崖而挣扎向上的动态。竹枝虬曲,变化中又有弹性,气度不凡,富有节奏感。枝头轻轻向上一挑,密叶纷披,折旋向背,向四处奔放扩张,凌空倚势,龙翔凤舞,显示了无穷尽生命的力度。

收藏著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二册,第110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

名称:蜀素帖

作者:米芾

创作时间:1088

尺寸:27.8x270.8cm

材质:绢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图片

蜀素帖(局部)


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蜀素帖》为行书,字迹流畅,体现了他对清廉生活的追求。

《蜀素帖》是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并位列“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图片

名称:松风阁诗帖(局部)

作者:黄庭坚

尺寸:32.8x219.2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黄庭坚的书法以刚劲有力著称,《松风阁诗帖》展现了他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这幅作品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全文计29行,153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帖》为黄庭坚晚年作品,他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图片

名称:万壑松风图轴

作者:李唐

创作时间:1124

尺寸:188.7x139.8cm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李唐的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顶破苍穹。周围,有数座刀劈斧削的险峰环抱,更加衬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强。山顶上林木蔚然,险峻中不乏神秀华润。视线到了山半腰,只见白云缭绕间,有一大片古松,茂密苍翠,白云浮游飘渺,幻化出一个蜃蜃渺渺的境界。

清廉如松,始终如一,坚守内心的纯净与正直。松树常生长在高山峻岭之上,远离尘嚣,高洁脱俗。这种“超然物外”的形象,象征着清廉之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追求精神上的高尚境界。

收藏著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三册,第2页。


图片

名称:松泉双鸟图页(局部)

作者:马远

创作时间:南宋

尺寸:41.5x60cm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马远出身绘画世家,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收藏著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第4卷,第4册,第94页。


图片

名称:岁寒三友图页

作者:赵孟坚

尺寸:32.2x53.4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松、竹、梅凌寒玉立、劲节干云,被文人墨客引为“岁寒三友”,并常以之自况。宋人赵孟坚便喜以此为题吟诗作画,表达“素心三友永扶持”之意。其《岁寒三友图》,玉梅扶疏,青松劲挺,修竹檀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收藏著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五册,第84页。


图片

名称: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创作时间:1083

尺寸:23.9x258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宋代

苏轼的《前赤壁赋》,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深刻体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文中蕴含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思想。苏轼在赋中通过对赤壁之下长江壮阔景色的描绘,引出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宇宙的浩瀚相对照,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争、名利之外的人生态度。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

名称:楷书老子道德经卷

作者:鲜于枢

尺寸:26.7x642.5cm

材质:纸本墨笔

艺术时期:元代

鲜于枢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老子道德经卷》是对《道德经》的书法艺术再现。《道德经》是道家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清廉、无为、自然等哲学思想的论述。

此卷书法节录老子《道德经》卷,从“天长地久”写起,末书“老子道经卷上”,共211行,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每段接纸有“三教弟子”印。卷后有翁方纲跋,吴荣光题名,颜世清跋五段,又有“松下清斋”题签。此帖曾经翁方纲、陆恭、叶恭绰等人鉴藏,有数方印记。


图片

名称:墨梅图轴

作者:王冕

尺寸:90.3x27.6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上海博物馆

艺术时期:元代

此图绘梅干自下而上,曲昂仰首,老干新枝,风姿独立不羁,潇洒自然。画面上梅花枝干很长,收尾处略微上翘,形成S形布满整幅画面。淡花浓干,后重前轻,充分地显示出花的丽质和枝干的挺秀,形成花与干的微妙对比,美感顿时显露出来。

款识:玛瑙坡前梅烂开,巢居阁下好春回。四更月落霜林静,湖水琴声载鹤来。会稽王元章。

作者印:会稽佳山水。

收传印:李彤平,杨溆诸收藏印。

收藏著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元画全集》,第二卷,第二册,第99页。


图片

名称:竹石图轴

作者:赵孟頫

尺寸:113x44.7cm

材质:绢本墨笔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元代

此图为赵孟頫晚年代表作之一,写出拳石细草,幽篁两竿,笔墨变化极为丰富。画石不仅可见“飞白”用笔的迅急飞动,细笔勾勒处还可见“二王”小草书点画使转的性情形质。竹干、竹节与枝叶,墨分浓淡,交待极为清楚,状物写形既能深得竹之理趣,且又有他人画竹未及的风神韵致。

本幅自题:“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松雪斋”朱文印。

鉴藏印:“紫藤华馆”白文印,“頵公审定”朱文印,“身世沧桑”白文印,“游侠处士”白文印。

收藏著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元画全集》,第一卷,第二册,第38页。


图片

名称:松泉图轴

作者:吴镇

创作时间:1338

尺寸:105.3x31.7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南京博物院

艺术时期:元代

图写山间老松,道曲挺立,流泉自上而下奔流直泻,作者运用秃笔勾勒树石,干笔皴擦,松针则用尖笔描绘。

释文:长松兮亭亭,流泉兮泠冷。漱白石兮散晴雪,舞天风兮吟秋声,景幽佳兮足静赏,中有人兮眉常青。松兮桌兮何所拟,研池阴阴兮清彻底。挂高堂兮素壁间,夜半风云今急飞起。

款署:至元四年夏至日奉为子渊戏作松泉,梅花道人书。



2

笔底清风——明清时期作品


明清时期的清廉书画作品,延续了宋元传统,多以梅、兰、竹、菊等象征高洁品格,笔墨简练,意境深远。书法端正有力,文人画常配以诗文,强调廉洁自律与道德操守。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承载了深厚的道德教化意义,成为明清文人表达清廉志向的重要载体。


图片

名称:墨兰竹石扇页

作者:文徵明

尺寸:18.1x50.5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明代

本幅写兰、竹于荒野荆刺丛莽间,颇具清致。选自文征明画扇册。

作者款识:细雨沾翠袖。微风过清馥。何处写瑶琴。幽人在空谷。征明。

作者印记:征、明。

历代题跋:绿叶转光风。紫英汎穠馥。不受当门锄。托根在空谷。

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李昂枝印。

收藏著录: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下册,页732-733;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64;故宫书画图录,第三十册,页80-83。


图片

名称:书画合壁松菊寿石图卷

外文名称:Chrysanthemums and Pine Tree

作者:文徵明

尺寸:31.6x75.8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弗利尔美术馆

艺术时期:明代

文徵明(1470-1559)〔明〕初名壁,一作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衡山居士、停云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从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其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图片

名称:荷花图轴

作者:徐渭

尺寸:141.7x37.2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明代

此幅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画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荷叶,表现荷花时则寥寥数笔,充满笔情墨趣。

徐渭(1521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款识:茨菰叶碧蓼花白,菱子稍黄莲子青。最是秋深此时节,西施照影立娉婷。渭。作者印:文长、鹏飞处人、天池山人。

收传印: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收藏著录: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132;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422-423;故宫书画图录,第八册,页143-144。


图片

名称:竹图轴

作者:姚绶

尺寸:83.9x35.1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明代

此幅写意画丛竹幽石。竹以墨笔挺健写成,具书法之用笔;石则水墨淋漓,浑然一体。两相比照,饶富意趣。

作者款识:节下可题字,枝间宜挂巾。此君惟对我,驱尽眼前尘。云东逸史。

作者印记:沧江虹月、公绶、独守清旷。

鉴藏宝玺: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收传印记:马寒中印、南楼珍藏神物。

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763;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312;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页187-188。


图片

名称:红梅图卷

作者:姚绶

尺寸:31.9×112.8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弗利尔美术馆

艺术时期:明代

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谷庵、仙痴、云东逸史,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代官员、书画家。明天顺八年进士,后官至监察御史。姚绶为官政绩显赫,对朝廷大事也常直抒己见,被称为“铁骨御史”。出任监察御史期间,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另外,姚绶文采斐然,又工行草书、精山水画。


图片

名称:五言宣联

作者:俞樾

尺寸:100cmx20cmx2

材质:纸本墨笔

艺术时期:清代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湖州德清县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等职,后被曹登庸弹劾罢官。此后潜心治学四十余载,主要研究经学,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涉猎广泛,博采众长,著《春在堂全书》,被时人誉为“九霄文星”。门下弟子有章太炎、徐琪、吴昌硕等。他一生很好地诠释了俞氏家风:主导诗书传家、德厚流光,不重功名利禄、重勤奋治学。后代也多有建树,如编写《清史稿》的俞陛云、近现代学者俞平伯等。


图片

名称:古柏双禽图轴

作者:朱耷

尺寸:115×48.5cm

材质:纸本墨笔

艺术时期:清代

朱耷(1626-1705)〔清〕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汉族,明宁王朱权后裔,封藩南昌,遂为江西南昌人。袓多怔(字贞吉),父谋鹳,均善书画。早期作品追求阳刚之气,笔法劲疾锐利,孤傲倔强;中期作品刚柔相济,造型夸张脱略,冷峭凝练;晚期作品外刚内柔,浑朴酣畅,深沉寂静,明朗秀健,变异物象,蕴藉含蓄,风神韵致。山水取法黄公望,颇受董其昌影响,花鸟学沈周、陈淳、徐渭,于静悟中自成一格。八大山人的花鸟承袭白阳陈淳、青藤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画面形象突出,主题鲜明。


图片

名称:水鸟荷花图轴

作者:李鱓

尺寸:140.2x67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青岛市博物馆

艺术时期:清代

泼墨写意的荷花和水鸟相映成趣,笔墨洒脱,浓淡相宜。画的左上方行书题诗,“吴光画禽鸟,水墨意如何。伏翼藏文采,眠沙远毕罗。相门多古迹,词客春临摩。几日城南住,春风气已和。”字里行间,错落有致,诗与画浑然一体,显示出了作者脱俗不群的气质。


图片

名称:建兰图卷

作者:恽寿平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清代

恽寿平(1633-1690)〔清〕初名格,字惟大,后改名寿平,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晚居城东,号东园客、草衣生,迁白云渡又号白云外史。生而敏慧,八岁咏诗惊长者,诗格超逸。精行楷书,得褚遂良神髓,清朗绰约,如簪花美人。中年时获得画坛宗主王时敏指导,得见宋元名迹,并广交画友,眼界大开,画艺趋于成熟,山水、花卉均成就不凡,时称“三绝”。晚年没骨技法愈臻完美,画风从工丽转向淡雅,神韵更加突出。生性落拓雅尚,不计贫寒,时常卖画度日,数十年清贫如故,布衣终老。与王时敏、王鉴、王辇、王原祁、吴历合称“清六家”。


图片

名称:松溪泛月轴

作者:董邦达

尺寸:99.7x41.5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清代

松柏象征坚贞不屈、长青不凋,董邦达常以苍劲的笔法表现松柏的坚韧与高洁。

作者款识:本幅,隶书。松溪泛月,(隶书)。臣董邦达恭画,(楷书)。(印记:臣,达)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183;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08;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二册,页33-34。



3

正直坚韧——近现代时期作品


本单元以“正直坚韧”为题,展示了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齐白石的《竹石图》常以简洁的笔触表现竹子的挺拔与石头的坚硬,寓意正直与坚韧。潘天寿的《松鹰图》中,松树与鹰的组合象征着坚韧与高远。马一浮心系国家前途命运,以文人特有的言行方式展现着爱国者自强不息的意志,彰显了“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风范。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还通过梅、兰、竹、菊、荷、松、柏等象征物传达了清廉、正直、坚韧的精神内涵。


图片

名称:墨梅图轴

作者:吴昌硕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近现代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潜行仕途多年,默默无闻,终了却在纸笔刀石间,活出了真我;40岁时拜海上名师任伯年为师学习画画,69岁成名,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图片

名称:墨兰图轴

作者:齐白石

创作时间:1943

尺寸:20x54.5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近现代

齐白石(公元一八六四-一九五七年),湖南湘谭人。原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画善山水、人物、花卉草虫,又精书法、篆刻。他笔下的兰花,以其简约而不失神韵的笔触,勾勒出了清廉高洁的品格。画中兰花,以其淡雅的姿态和坚韧的生命力,象征着君子之风。在齐白石的墨色世界里,兰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再现,更是对清廉正直精神的一种颂扬。

作者款识:本幅,行书。白石老人八十三岁(公元一九四三年)时居京华制。(印记:行年八十三矣)


图片

名称:松鹰图轴

作者:潘天寿

创作时间:1948

尺寸:149×40.5cm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中国美术馆

艺术时期:近现代

潘天寿(1897—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号阿寿、懒道人等。作品善从高、远、大处立意,以苔台贯通气脉,深得劲拨阳刚之美。潘天寿亦擅作指画,意在追求变化和指墨所特有的韵味。《松鹰》即为指墨画,已体现其艺术追求,足见其40年代末之艺术水准。

此作结构严谨,左下半露的锥形山石,表现出作者善于造险,追求雄奇苍石的创意。右上以松鹰与石相呼应,全画均衡,气脉贯通。此画以运指法为主,但鹰身却纯用墨色,且出现在纸上的斑痕别有墨趣。


图片

名称:松阴观泉图轴

作者:傅抱石

创作时间:1944

尺寸:98x45.3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近现代

图绘峰岩峭拔,高耸接天,岩间倒悬三重瀑布。奇峰秀水,赏心悦目。近处苍松青翠,树下一人执杖而行,边听边看,欣赏着飞瀑流泉,聆听着山水清音。画家用笔取秀润清雅一路,这是傅抱石居于重庆时期的精品。中部山石皴法粗中见细,为画家晚年《漫游太华》、《待细把江山图画》等图呈现出的画风的先兆。

作者款识:甲申九月下浣,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傅抱石。(甲申为1944年)

作者印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


图片

名称:柏树图轴

作者:高剑父

尺寸:130×48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艺术时期:近现代

柏树四季常青,坚韧不拔,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生机,象征廉洁者坚守原则,不为外物所动。

高剑父,1879年生,1951年逝世,广东番禺人,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领袖,岭南画派奠基人,画派创始人之一。


图片

名称:柏树图轴

作者:陈树人

创作时间:1931

尺寸:117×53.5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广东省博物馆

艺术时期:近现代

陈树人(1884年2月9日—1948年10月4日),号葭外渔子、二山山樵、得安老人。广东政治活动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自幼喜爱美术,师从居廉。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西京美术学校和东京立教大学,并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历任要职。他与高剑父、高奇峰同为岭南画派三杰。其画风清新、恬淡、空灵,独树一帜。

作者款识:坚贞独抱三千岁,阅尽荣枯凡卉条。仍向下风长侧倚,任他乔木各凌霄。十九年双十节作客太原,为晋祠周柏写照似,小进老兄先生两教,弟陈树人并题。

作者印记:树人诗画(白文方印)。

历代题跋:1.晋祠周柏倚天长,布影寒泉色更苍。羡汝萧然明月下,不知人世有风霜。小进吾兄属题。弟汪兆铭。2.干横柯直出寻常,地则横兮天不横,休与高林争末节,当头自有好斜阳。颐渊题。3.虞叔祠前柏郁苍,槎牙枝干抗风霜。剪桐盛事随周逝,留得浓荫认古唐。十九年双十节后一日题于傅公祠,邹鲁。4.老干虬枝翠入天,秋风祠下独萧然。年年不断添新叶,几见飞尘到树颠。谢持。印记:寒绿山堂(朱文方印)精卫之印(白文方印)颐公(朱文随形印)邹鲁(朱文方印)。


图片

名称:书法

作者:马一浮

创作时间:1947

材质:纸本墨笔

艺术时期:近现代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自幼聪慧过人,自学成才。潜心研究国学,通晓古代哲学、文学、佛学,编纂《泰和会语》《宣山会语》两部国学著作。虽无心仕途,但身处乱世的马一浮却心系国家前途命运。在浙大任教期间,他开设“国学讲坛”,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学生怀抱民族大义、奋发意志,“在艰苦蹇难之中,养成刚大弘毅之质”,并创作校歌,鼓舞斗志。他以文人特有的言行方式展现着爱国者自强不息的意志,彰显了“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风范。


图片

名称:西泠桥晚眺

作者:黄宾虹

创作时间:1949

尺寸:65×30cm

材质:纸本设色

艺术时期:近现代

黄宾虹(1865—1955),字朴存,号宾虹,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自幼学习绘画和篆刻,临摹山水花鸟大家名作,汲取众人之长。同时寻访全国名山大川,观察描绘真实自然风景。作品苍劲浑厚,气韵十足。黄宾虹追求精神富足,醉心创作,也积极形成理论指导教育后人,但其物质生活却简单平凡,一生未购置任何房产,租住在学校分的两间平房内,被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图片

名称:荷塘清趣

作者:张大千

尺寸:34×49cm

材质:纸本设色

艺术时期:近现代

款识:媚水荷花粉未干。八十一叟爰。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在泼墨与泼彩上,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诗、书、画、篆刻俱精,对于中国古字画的鉴赏独具慧眼。他开创淡墨泼色山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家。


图片

名称:远瞻山河壮图轴

作者:李苦禅

创作时间:1979

尺寸:138×69cm

材质:纸本设色

艺术时期:近现代

款识:远瞻山河壮。己未夏初作于京华。八十二叟苦禅即题。

钤印:李英之印、苦禅、八十后作、神州艺民。

鹰是猛禽,矫健雄强。画大写意鹰者莫过于当代著名花鸟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他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此幅《远瞻山河壮》,画中的鹰,浑厚苍劲,大气磅礴。他综合了鹰、鹭等多重猛禽特征的“雄鹰”形象正是阳刚的化身,体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平日李苦禅喜欢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题之“远瞻山河壮”全然是以已身同祖国壮丽山河融为一体的寄托。作者纵横挥洒的浓墨,将大鹏——中华刚毅精神之化身的雄鹰突现于山巅之上,不愧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写意巨作。



结语
图片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清廉的内涵,展现了历代书画家高尚的品格与无私的精神。他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与领域,却都以清正廉洁为准则,秉持着对正义与道德的坚定信念,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清廉的真谛。


清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代表着对正义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历代书画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种精神,他们的清正之风在代代传承中,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弘雅书房公众号长期接受投稿,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图片

↑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直达小程序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图片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冰冰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