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色彩与中华文明紧密相连,围绕“五方正色观念”“文人士大夫的水墨理论” 以及由此衍生的 “民间造物色彩体系”代表着我国传统色彩意识的三大板块,也成为中国人闲情逸致的代表之用,所以“国色”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色彩,它在翰墨丹青、器物烧造、锦绣编织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之中。本展览以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为主题,精心挑选了100件/组精品文物,从“家国重色”“彰施五彩”“中国特色”三个部分,展示文物上的缤纷色彩,解读中国传统色彩中的文化现象。
第一部分“家国重色”展现中国特有的五色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蕴含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观念。人类对色彩的认知与运用历经漫长发展,通过展览的讲述构建起传统色彩的框架。清嘉庆明黄地缂丝彩云金龙纹吉服袍明亮夺目,以明黄色缎为底,绣九条金龙及多种纹样,刺绣工艺精湛,体现清代高超织绣技艺,彰显皇家服饰的尊贵。北宋元祐六年琉璃四神塑像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分表四方,造型生动,琉璃釉色鲜明,体现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
第二部分“彰施五彩”以间色为切入口,展现中国人对色彩的追求,正色与间色的搭配体现秩序与和谐理念,正色主导,间色添柔和变化。清光绪粉彩 “秋操纪念”荷花形吸杯,造型似荷花,设计精巧,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杯上墨字记录特殊历史背景。钧红釉贯耳瓶施窑变釉,三色交融,自然垂流,尽显色彩变化与工艺之美。绞胎三足盘用绞胎工艺,将不同颜色胎泥绞合,形成独特大理石条纹,展示唐代工匠的创新。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古人在不断的色彩和艺术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色彩观念和文化内涵,通过色彩的应用展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理解。文徵明《竹子图》卷、董其昌《山水》册、傅山《水墨荷花图》等展品,展现文人以“墨分五色”的理念表达精神世界的独特视角。太平有象纹红缎桌围椅靠,以象驮宝瓶为主纹饰,搭配多种吉祥图案,洋溢喜庆氛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粉彩百花不露地开光花卉龙首衔环耳瓷葫芦瓶,用百花不露地技法,将多种花卉密集绘制,寓意吉祥,展现民间色彩运用的想象力和嘉意予物的智慧。
展厅把五方正色与空间设计的巧妙融合,大面积的白色营造出纯净的观展氛围,让展品的色彩之美得以充分彰显,无论是单色的纯粹高贵,还是间色交织的缤纷绚丽,都在此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与中国人对色彩的独特审美深深契合。
“国色”展览的举办,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度探寻。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色彩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文物这一载体,以中国色彩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次展览是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助力“博物馆里过大年”,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的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5月5日,期待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在展览中驻足,凝神谛视这瑰丽可感的色彩节奏,领略浓郁的东方色彩与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