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本馆动态

全民阅读丨读书不输

发布时间:2024-03-15作者:来源:点击:

分享到:

图片

国外,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有送书的习惯。一本好书、一束鲜花或本士者一瓶葡萄酒,往往是最温馨的礼物。但是,在中国却很少有人把图书作为礼物,甚至在许多地方给亲友送书是有所忌讳的,因为书与“输”同音。


然而在中国台湾,却有一位著名的学者竭力倡导送书,明确提出“读书不输”。他就是著名的出版家和阅读推广人高希均先生。

          

高希均先生也是我非常敬重的朋友和师长,也为他的阅读理念和推广阅读的行动而感动。那时,他已经在台湾倡导“酒柜变书柜,餐桌变书桌”“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的“新读书主义”。2011年,有幸和他一起参加“苏州阅读节”的活动,并与他同台演讲,为阅读呼吁。后来又多次与他在北京、台北等地见面,交流阅读观点,相谈甚欢。 

        

“从读一流书,做一流人,到建一流社会”


只要能够给人带来新知和启发,让人产生趣味和共鸣,就是一流书,就是好书。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是高希均2001年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也是他的阅读理想。他指出,当代社会面临着竞争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严酷挑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千思百虑所能想到的还是回归到基本面——“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把读书、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就能够成为提升社会的一个“新风潮”。

作者倡导大家要读一流书,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流书呢?作者认为,一流书就是“好书”,不论作者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是原著还是译著,也不论是文学、科学还是历史书籍,只要能够给人带来新知和启发,让人产生趣味和共鸣,就是一流书,就是好书。具体来说,有八条基本标准:


第一,它能够传播现代知识;
第二,它有创意并且激发创意;
第三,它的故事感人并且具有启发性;
第四,它有实用价值;
第五,它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第六,它在记录人类及国人的杰出成就;
第七,它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第八,它提倡人间的长情与大爱。


一句话,一流书,就是传播真善美,给人启迪与帮助的好书。具有这些特点的好书,自然会拥有魅力、说服力,自然会让人产生“无法拒绝阅读的诱惑”。    
          
那么,什么是一流人的标准呢?作者指出,在他自己的教学生涯里,曾经非常欣赏那些成功的人士,佩服那些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被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所倾倒。但是,真正最令他心向往之的是“一流人”。
          
一流人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在做事上:专注,出色,有原则;
第二,在做人上:敦厚,谦和,有诚信;
第三,在态度上:不争,不贪,不献媚;
第四,在品德上:有格,有节,有分寸;
第五,在境界上:有创意,有包容,有执著。


图片


作者指出,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君子”,也就是他所提倡的“一流人”。更概括地说,一流人就是要“把书读得好,把人做对,把事情做完美,把大爱来分享”。


要做一流人,首先要读一流书。“如果坊间有再多的好书,自己有很多的原因没有阅读,那么二者无法交集的后果,就是好书会变得孤独,自己会变得庸俗。”因此,他希望人们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不断地阅读,在学习世纪的大环境中不断地学习,要坚信:阅读和学习应当是一个人终身的承诺。
          
一流人是建设一流社会的基础和关键。一流社会是以人的品质为根本,以人的福祉为核心,以人类幸福的提升为共同目标的。在这样的社会,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需要有大的格局,即能够“对历史与文化有热情,对传统与伦理有温情,对本土和异乡有感情”,这就需要努力培养专业技能、伦理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良心。


作者指出,人生学习的起点是读一流书,人生历练的过程是做一流人,人生奉献的高峰是构建一流社会。因此,在所有的自由中,要坚持“读一流书”的自由;在所有的选择中,要坚持“做一流人”的选择;在所有的努力中,要坚持“构建一流社会”的努力。而在所有的决定中,“坚持”是最难的事情。    

“新读书主义”


宋代赵恒有一首著名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这样以功利为目标的阅读,曾经是封建社会的主流阅读观,让许多学子堕入其中不能够自拔,我们不妨称之为“旧读书主义”。


在今天,这种“旧读书主义”虽然没有太大的市场,但是升学主义与考试主义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读书的工具化与世俗化现象仍然存在。所以,作者倡导的“新读书主义”,就是不要消极地从“苦”读书中得到“新”乐趣,而是能够全面改变对读书的心态,下决心告诉自己:“不再为应付考试而读书;不再为应付就业而读书。”减少了读书的强迫性,也就增加了读书的宽广性。因此,“新读书主义”者,就要努力通过全方位的阅读,使自己、家人、同事和朋友成为一个全方位的现代人。
          
把自己变得少一分功利,多一分气质。
      
为此,作者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者”需要身体力行的四个基本主张

自己再忙也要读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同时,作者也明确告诉社会各界“新读书主义者”的“识人”秘诀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在《爱书如命》一文中,作者深情地写道: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与书绝缘;人生的起点也不是诞生,而是要从“爱书如命”那一刻算起。“做一个爱书如爱生命的人,必定充满希望。”


在《阅读,终身的承诺》一文中,作者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新读书主义”主张。如“抖落一身庸俗,做一个有气质的读书人”“书柜代替酒柜,书橱代替衣橱,书香代替酒,书桌代替牌桌”“远离知识就是走近无知”“送‘书’不‘输’”“人生最大的凄凉,莫过于退休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还没有认真工作过;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临死的刹那,才发现自己从未与书为友”。也因为如此,作者把“与书相伴,无怨无悔;与书结缘,有情有义”作为自己对阅读的终身承诺。
          

“造一座知识不夜城”


40多年前,台北敦南有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书店正式开张,曾经成为许多读书人心仪之所,也是我每次到台湾必到的地方。受这一事件的启发,作者在1984年撰写了一篇题为《造一座知识不夜城》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高希均畅谈了他的阅读推广梦想。他说,对于艺术家来说,画室是他放射生命火花的盆栽;对于科学家来说,实验室是他探索真理的世界;对于读书人来说,书是最需要拥有的资产,而书房就是他们孕育知识的天地。    


所以,他的梦想就是那个建造一座知识的不夜城,“它不是消夜的地方,也不是通宵达旦寻欢作乐的处所,而是一座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图书馆。”人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入这座宝库,集天下的财富于一身。这里的人不会受人嫉妒,只会受人羡慕。这里的人不怕遭受抢劫,只会担心自己在知识上是否一贫如洗。
          
图片


作者构想的这座知识不夜城,有五个特色和两项限制,五个特色分别是:


第一,书架完全开放式(准备每天要损失若干本书);
第二,有全世界重要的书籍与期刊;
第三,有特殊的图书室:儿童图书、盲哑图书、音乐图书、视听室等;
第四,除了书库、阅览室,还要有小型讨论会议室、文化沙龙、吸烟室等,并举办演讲与艺文活动;
第五,提供讲究的座椅、光线、色调与空调。不要“苦”读书,而要读书“乐”。
          
两条限制是:一是图书馆中没有一本升学指南或应付任何考试的入门书;二是不希望任何人利用这个设备,来准备升学或考试。
          
作者希望,在这座知识不夜城中,每个人都不要计较“今天的实用与明天的回报”,不要把他当做追求名利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无拘无束地读书,读自己一直想读而没有时间读的书,读与工作不相关的书,甚至读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的书,“把自己变得少一分功利,多一分气质。”


虽然诚品书店最终还是“打烊”了。但是,作者心中的知识不夜城却一直亮着灯。我曾经在北京和台湾见过高希均团队“三驾马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林天来。他曾经是花莲女中的一名工友,负责修剪花草树木、清洗厕所和游泳池,以及其他勤杂事务。1986年,高希均为他撰写推荐序言的《乐在工作》一书向台湾地区发起征文比赛。林天来的文章获得了头等奖。高希均先生借到花莲演讲之机,专门看望了林天来,邀请他加盟自己的公司。结果,林天来从仓库管理员、发行员开始做起,一直做到总经理,在为“天下远见”的大厦添砖加瓦的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    


林天来在和我交流的时候,仍然不忘传播高希均的阅读理念。他说:上学是为了开心而不是为了升学,读书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为了赚钱。现在的教育完全扭曲了孩子的灵魂和生活,许多人一直到大学里也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为此,他们发起了为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捐赠图书的活动,除了自己出资以外,还在许多公共场合设立了捐款箱,号召大家“认养”落后地区的小学,为每个班配备一个书柜,为学校装备一个图书馆。
          
2000年和2001年,高希均和团队先后开办了“93巷人文空间”和“天下远见读书俱乐部”。那是为读者提供的可静思、阅读、谈话、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知识激荡的磁场和传播进步观念的沙龙。如今,“93巷人文空间”已被认为是台北的人文新地标。拥有数万名会员的“天下远见读书俱乐部”,则通过主编选书导读会、“新读书主义”系列演讲等活动,分享彼此的感动与收获。“读好书”已不再是一种向往、一种承诺,而是成了一种实践、一种推广。

          

2002年和2004年,他们又先后创办了《小天下》与《30杂志》。前者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希望通过引导他们阅读优良的图书,使他们变成卓越的未来公民。后者则为30岁左右的年轻人度身定做,为他们整合多元化的既前瞻又实用的工作、理财、生活和进修的信息与分析,全面拓宽知性视野,从“三十而立”到“三十当家”,全方位为事业成功、理想实现、人生圆融作准备。
          
就这样,50多年来高希均和他的团队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建造一座真正的“知识不夜城”。“读书不输。读书一定强”。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写书不输,编书不输,出书不输,读书不输,卖书不输,买书不输,送书不输,藏书不输。    
          
王蒙先生在推荐语中写道:“这本书里有经验和智慧,更有一种信仰、追求和爱。它信仰、追求,尤其是爱真理、知识和书籍。这是我们多么需要、多么渴望的一种精神啊。”是的,阅读救自己,通过阅读把自己从苦难和狭隘中救出来,通过阅读让自己从迷茫和困惑中走出来,通过阅读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更为智慧,正是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们深信:读书不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