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3作者:来源:点击: 次
Ear Care Day
全
国
爱
耳
日
1998年,经中国残联、原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为什么定在3月3日?因为“3”与耳朵形似。
2000年3月3日,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时开展。
2007年,由中国残联、原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表《北京宣言》,发出建立国际爱耳日的倡议。
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听力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环境噪声污染以及不良用耳习惯等因素影响,听力损失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残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二十六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指出,爱耳日的宣传重点在于普及爱耳护耳知识;普及听力语言康复、信息无障碍知识,让每个人都能享有聆听世界的权利。
Ear Care Day
爱
耳
小
知
识
+
01.不要经常挖耳
不要经常挖耳,特别是使用硬质的挖耳勺或长指甲。外耳道的耳屎(耵聍)对外耳道的正常微环境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反复的掏挖,一方面可减弱这种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损伤外耳道稚嫩的皮肤,引起感染、红肿、瘙痒、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
如果实在想要清理耳垢,医生建议选择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矿物油等,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己排出。
+
02.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进水
特别是夏季,过潮过热都可使外耳道皮肤肿胀,堵塞毛囊,抵抗力下降。另外一旦出现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应避免游泳。
+
03.养成正确擤鼻的习惯
鼻腔与中耳有一个管道相通(咽鼓管)。用劲儿擤鼻时鼻腔的鼻涕可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
04.减少或规范耳毒性药物的使用
所谓耳毒性药物是指那些有可能造成听力下降的药物,目前已知的临床常用的耳毒性药物有:氨基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阿卡米星等),抗癌药(长春新碱、顺铂),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不要擅自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听力损伤。
+
05.注意噪声防护,避免噪声性耳聋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高分贝的环境噪声可以引起噪声性耳聋。
目前噪声性聋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故重点在于预防。比如在噪声环境中佩戴隔音耳罩,避免在噪声环境中用耳机听音乐。加强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
06.使用耳机遵循“3个60“原则
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最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使用耳机时周边环境噪声不超过60分贝。
Ear Care Day
聆
听
·
新
知
+
《身体的秘密:探索人类生物学的六大突破》
这本书以现代人体生物学的发展为背景,将人体的细胞、胚胎、大脑、基因组、微生物群等研究汇集到一起,介绍了这些方面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期间插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故事,用科学研究的案例向读者普及重要的或前沿的科学知识。
作者将我们带到科学研究的前沿,揭示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最新发现,这些发现正在改变我们对人体如何工作、我们如何对抗和预防疾病以及我们对疾病含义的理解。
+
《再见啦,那些让人忧心的生活谣言》
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还能吃吗?睡前一杯酒,真能安睡到天亮吗?红皮鸡蛋更有营养吗 ?生理期到底能不能洗头?指甲上出现竖纹要担心吗?……
饮食、保健、居家生活,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辟谣特工队,用科学数据和实验,和你一起击碎有关饮食、保健、居家生活的网络谣言,科学思考、理性生活!
+
《极致收纳的家是什么样的?》
常居日本的建筑师和家居收纳师基于国人的收纳需求,从大量实际改造和设计案例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家居收纳和设计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自家收纳的痛点和问题根源。
通过对已有物品的整理,对家庭收纳能力的诊断,对收纳布局的调整,达成一次整理解决80%收纳问题;一次精准收纳设计,达成一劳永逸的收纳目标。
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而大多数听力损失往往不易察觉。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25亿人,即每四人中有一人将遭受某种程度听力损失。
耳朵是聆听世界声音的钥匙,是感知世界美好必不可少的器官。只有提高爱耳意识、科学爱耳护耳,才能“大饱耳福”,聆听美好世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