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风问雅——中国古代扇艺美学展(二)

来源: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点击: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02

咫尺乾坤

第二单元


自宋徽宗《枇杷山鸟图》扇面入藏故宫,扇面终与立轴并尊。本单元以书画合璧为线索,呈现纨素之上的诗画中国。山水、花鸟、人物在扇面空间中进行了视觉经验的重构。观者更是在方寸之间,体会广袤天地。


1

楼台夜月图扇

作者:马麟

朝代:宋代

尺寸:24.5cm x 25..2cm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机构:上海博物馆

马麟之父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年)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宋代存世团扇图页数量颇多、题材丰富,此作便是山水扇面。从画面边缘笔锋的连贯和残缺的印章可知,团扇图页多为在原作中人为裁切出扇面,已便重新构图来诠释作品。

2

猿猴摘果图扇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尺寸:25cm×25cm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除山水以外,花草、翎毛、走兽也是团扇常见的绘画题材。此作画猿猴摘果图,深山野林中,黑白二色的三只猿猴攀援栖止于树枝上,形神兼备。点景中枯黄的树页、红色的果实,以及丛生的小草和细竹,不仅打破了山石的呆板,而且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从而增添画面的自然之趣。

3

林檎花图团扇页

作者:赵昌(传)

朝代:宋代

尺寸:24cm x 25.6cm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机构:荏原畠山美术馆

此画为南宋时期最为盛行的折枝画,也是传世南宋院体花鸟画的名品。作者运用没骨画法,晕染傅彩技巧精湛,粉色浓重,线描细而有力,形象精准,因此被传为擅长没骨折枝花卉画的赵昌所画,也有学者认为此画为南宋前期优秀的画院画家作品。

4

荷花蜻蜓图纨扇页

作者:佚名

朝代:元代

尺寸:24.4cm x 25.3cm

材质:绢本设色

收藏机构:上海博物馆

虽然元代水墨画的发展使花鸟画的抒情写意得到进一步加强,但继承宋代院体风格的作品仍有一定数量,本图即为其中之一。古代花鸟画中的物象常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荷花因出淤泥不染而被用以形容人品高洁。本幅作者以石绿和水墨绘荷叶,虽然画的是荷叶背面,但细致的描绘使叶脉清晰可见。荷叶边缘和花瓣用较重的墨色勾勒轮廓,层次丰富。

5

山水图扇

作者:沈周

朝代:明代

尺寸:17.7cm x 54.3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宋元以后,折扇传入中国,明建文、永乐时日本还将折扇作为贡品进贡中国。但折扇在中国流行之初也受到传统观念的抵制,据清人王廷鼎《杖扇新录》所载,最早佩用折扇的尽属妓女之流,而保守的良家妇皆用团扇。折扇由于“轻而有风”等诸种优点,得以很快普及到民间,成为夏季必不可缺的招凉之具。文人也喜欢在折扇上题字作画,自用或馈赠他人。

6

雨竹扇面

作者:唐寅

朝代:明代

尺寸:18cmx54.2cm

材质:金笺墨笔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折扇不同于团扇,一方面由于折扇的形制,画家须得在弧形扇面上经营位置构图;另一方面,折扇可以折叠的特点,也使得扇面的内容更添一份神秘。这张雨竹扇面中,右首端有祝允明题跋,左边尾端有唐寅本人题跋落款,画面中间一丛竹子挺立雨中,墨色浓淡使得画面更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7

水仙扇

作者:孙克弘

朝代:明代

尺寸:不详

材质:纸本墨笔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此幅水仙,作者依扇面形状而作,左侧为丛竹,在浓墨所画竹叶之间,几株水仙挺立而生,叶子横向铺满扇面,又在扇面中线两侧各开出若干水仙花,构图精妙,花叶丛生却不显杂乱,反而生动有趣。明清时期,折扇已成为社会的流行风尚,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扇面所绘也多是体现文人审美趣味的内容题材。

8

奇峰图扇页

作者:石涛

朝代:清代

尺寸:17.5cm x 49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此幅应是原济晚年之作。图绘黄山两处重要景观莲花峰和文殊院。构图新颖大胆,极尽含蓄隐现之妙。画幅中部的莲花峰以“截取法”表现,重点刻画了交叠错落的山顶,其山腰以下的部分利用“无中生有”的艺术手法,通过虚无缥缈的白云将它隐去,从而反衬出此峰的高深与雄伟,令整个画面也由此成为一个烟云流动、气势壮丽而又深邃空灵的小世界。

9

双蟹图扇页

作者:张槃

朝代:清代

尺寸:不详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清代折扇绘画的题材较前朝有了拓展,一些相对世俗的母题也进入扇面的世界中,如此件作品的螃蟹,画面布局需适应扇形弧度,张槃巧妙利用扇面空间,双蟹一正一侧,形成动态平衡,留白处题款补空,体现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此作以小品花鸟入扇,反映清代折扇绘画的世俗化倾向,即从纯粹文人雅趣向大众审美的拓展。

10

芦雁图扇页

作者:边寿民

朝代:清代

尺寸:17.4cm x 52.5cm

材质:纸本设色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清代折扇除了实用功能,其礼物属性也更加显著。此图便是是作者送给友人的画作。图绘两只大雁在芦塘边,欲行又止的情景。边寿民为了画好雁,曾“结茅苇际”,与雁为伍,每日细致观察雁的行、卧、翔各种姿态,故其笔下的大雁,符合解剖学,具有造型生动写实的特点。此图不打图稿,直接以墨或色加以绘制,显示了一定的艺术水准。


无论是团扇还是折扇,艺术家在纤薄的绢纸之上,以笔墨丹青经营万里河山,他们以扇面绘画向我们证明:空间可折叠,意境永无疆。自此,每一缕扇动的清风,都穿梭在广阔的心胸之间。


往期回顾



执风问雅——中国古代扇艺美学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