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时间:2025-02-04 作者:点击: 次
书香迎春
线上特色讲座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本期推出线上特色讲座第三期——艺术纵横,欢迎广大读者在线观看。
㈠郑板桥的书画艺术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郑板桥作为清代中叶“扬州八怪”中最有影响的一位书画家,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六分半书”,即“板桥体”,自己独创一体,在书法史上也是屈指可数。本期讲座中,薛永年老师将对郑板桥的书画艺术进行全面分析。
主讲人:
薛永年,男,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领域:美术史论、中国书画、书画鉴定与鉴赏等。著有《书画史论丛稿》《晋唐宋元卷轴画史》《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王履》等。主编《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名家鉴画探要》等。
㈡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的生活状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古代文人讲究“左琴右书”,其实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文化,它们之间相通并互相促进。本期讲座中,孙鹤老师将为大家阐述琴的形制及文化含义、古琴天人合一的神化功能、琴在礼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古琴文人人琴一体的关系、书法与古琴的同质性等内容。
主讲人:
孙鹤,字用谦,女,河南开封市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方向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湖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书法艺术方向,获博士学位。
㈢中国京剧艺术赏析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本期讲座中,主讲人将为大家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京剧的流派、机构、角色行当、剧目、声腔,以及对汉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主讲人:
刘绍棣,男,武汉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曾参与编剧导演了《青衣小吏》、《杨排风招亲》。
㈣文化大使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从事京剧、昆曲表演,并凭借其革新精神,对舞台艺术尤其是男旦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已成梅派经典之作。本场讲座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先生将从梅兰芳的生平经历、京剧事业、梅派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切入来展现梅兰芳的艺术生涯。
主讲人:
秦华生,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兼法人,曾任北方昆曲院副院长、北京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长、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等,出版《宫廷北京》、《清代戏曲文化论》、《金元清戏曲论稿》等,主编出版了《北京戏剧通史》三卷、《清代戏曲发展史》两卷、《京剧流派艺术论》、《中国评剧发展史》、《中国古典小说艺术辞典》《中国公案武侠小说大观》、“梅兰芳研究从书”十二种二十三册,正主持编撰《京剧艺术大典》、《中国昆曲史》三卷等。
㈤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讲座从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意义出发,指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讲座首先对“民俗”的概念予以界定,接着从具体实例出发,探讨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最后指出了民俗文化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注意事项。讲座强调,要深入乡村内部,总结提炼乡村的民俗传统资源,发现与呵护村落内生的动力,对民俗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村落内涵发展的振兴之路。
主讲人:
萧放,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重大项目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首席专家。社会兼职有: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协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
㈥中国传统设计之美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设计之美——古代工艺价值的再认识》。主讲人杭间先生从工艺设计的概念、中国设计史、中国传统设计的“思想”遗产等方面对中国传统设计之美做了形象的阐释。讲座的重点落在作品的分析上。为此,主讲人从视觉传达设计、器物设计、纹样设计、空间设计、服饰设计等五个方面展开,辅以大量的图片,为我们全面地展示了古代工艺的魅力。
主讲人: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副校长,兼美术馆总馆长。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㈦中国古建筑的仿生观念与非遗内容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
课程概览: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还能经常看到一些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比如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等等等。这些传统木构建筑形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相互之间什么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些建筑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相比于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它们又有哪些长处?本场讲座,马炳坚老师将从主要建筑形式、特点和非物质文化内容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为我们解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秘密。
主讲人:
马炳坚,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现为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